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的人们,都在追求着“吃饱穿暖”的生活。小麦作为面粉的前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信阳师范大学7026威尼斯官网的闫军辉老师及其合作者,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展开了对“南北过渡带浅层地温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的研究。
众所周知,温度与光照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由数据可知,自188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升高了0.65~1.06℃。气候变化导致了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分布格局重新调整,而这种气候资源的改变已经潜移默化地对我国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为了更深层次地探究浅层地温变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者寻找了1961-2017年河南省信阳市逐月0、5、10、20 cm地温和1992-2016年冬小麦产量。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进行插补和分析,研究者发现,信阳各层年均地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0 cm地层升温幅度最大,10 cm地层升温幅度最小,冬小麦生育期浅层地温的变化速率与年均地温类似,0cm地温的变化速率最大,10 cm地温的变化速率最小。
表11961—2017年信阳市浅层地温基本特征
除此之外,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1992-2016年冬小麦实际产量以较快的速率显著增加,过去25年冬小麦气候单位面积产量大致经历了“高一低一高一低”的阶段波动,1992-1997年和2006-2012年冬小麦气候产量相对较高,1998-2005、2013-2016年相对较低,气候产量的最大正距平和负距平分别出现在1997-2003年。
图1 1961-2017年信阳0-20cm各层地温的变化特征
同时,研究者发现1992-2016年冬小麦生育期间5、10 cm地温与冬小麦气候产量呈正相关关系,0、20cm地温与气候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地层对冬小麦气候产量的贡献率存在地层差异,20 cm地温的贡献率最大,为42.3%,其次是10、5cm地温,分别为27.6%、23.2%,0 cm地温的贡献率最小,为6.9%。
图21992-2016年信阳冬小麦实际产量和气候产量的变化特征
正常情况下,粮食的产量总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土壤、品种及作物群体结构等,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者在本研究中仅定量分析了信阳市浅层地温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而有关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候因子对粮食产量的综合影响没有涉及,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以“南北过渡带浅层地温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为题,发表在江苏农业科学报上。信阳师范大学7026威尼斯官网闫军辉为文章的第一作者。
论文信息:
闫军辉,刘金科,王娟等.南北过渡带浅层地温变化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9): 97-102. http://www.jsnykx.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009018
天文地理爱好者协会团支书宋振炜学术部李诗璇供稿